要问李孟羲为何不去宴席。
搞笑呢,李孟羲还怕一入官军大营,就被弄死了。
为了吃席,脑袋掉了,多搞笑。
涿州军一场惊天危机,还未来得及发生,便毫无波澜的自动消弭了。
刘备也好,李孟羲也好,都有些低估了战争的残酷。
刘备倒罢了,刘备至今为止,依然把官军看成官军,未把官军看成死敌,而官军却视刘备为死敌,因而,皇甫嵩也好,曹操也好,狠毒手段说来便就来了。
刘备因为心态问题,视官军便为官军,对官军未有足够戒备。
而李孟羲又如何?李孟羲屡此三番以为涿州军有绝对优势,官军势劣,关张二人又有万夫不当之勇,李孟羲只要带着关张二人,出入官军营寨,只如寻常。
李孟羲的底气来源于,关张二人悍勇绝伦,皇甫嵩真要想玩什么摔杯为号,那么自己逃不逃的了另说,皇甫嵩肯定必死。
李孟羲的底气便是,有关张二人在,随时能跟皇甫嵩同归于尽。
他以为,能跟人同归于尽,便是保险了。能跟三军主帅皇甫嵩同归于尽,便是保险了。
可李孟羲毕竟尚有青涩,他根本未想到,谁说人一军主帅,必然会惜命,必然不敢同归于尽?
尤其,如今皇甫嵩已被逼至绝境,狗急必要跳墙。
人皇甫嵩都要跳墙了,能先杀涿州军几个重要核心人物,再跳墙,不好?人皇甫嵩想不到?皇甫嵩正人君子,或许能想到,不愿背义而已。
曹操未献毒计之前,李孟羲出入官军营寨,还不算太危险。
但曹操毒计一出,李孟羲若是再入官军营寨,那李孟羲立刻就危险了。
不仅是如此。
不仅李孟羲身处险境,刘备也差点就挂了。
曹操第二次来出使,本就带着行刺的想法,若是刘备还是毫无防备,刘备此时已经死了。
刘备固然武力不俗,可夏侯惇,夏侯渊,再加皇甫嵩麾下最悍勇武将两人,四个猛士,近距离突然发难,刘备如何能活?
差一点,要么李孟羲轻入敌营,或被擒,或被杀,被擒,官军拿李孟羲做要挟,以刘备的为人,刘备无论如何,要拼死保全李孟羲,然后就被官军任意拿捏。
皇甫嵩让刘备撤军,刘备便只能撤军。
李孟羲只要被擒,立刻,涿州军直接劣势。
要是李孟羲被杀,那李某人,可能又要穿越了……
若是刘备被曹操行刺成功,涿州军亦将大乱。
天大危机超过九成可能就要将临于涿州军头上,可涿州军幸运的不可思议。
曹操欲行刺刘备,刚好,刘备忽然身边多了一群甲士,还多了猛将张飞护卫;曹操还想把刘备或者李孟羲骗走杀掉,可李孟羲忽然身边也多了护卫,且本来对舌战官军群雄感觉良好的李孟羲,忽然就不愿去官军营中了。哪怕感觉极好。
这突然间的大变,变化发生只在极短的时间,只在二十分钟不到以前。
曹操失计的原因,只在曹操本身。
要不是他曹孟德狡诈,贼头贼脑的打探涿州军虚实,李孟羲就不会看见曹操走的慢腾腾的,还乱看,也就不会去拿枪阻拦,李孟羲不拿枪阻拦,就不会一个转身,不小心看到夏侯惇夏侯渊在背后怒目而视,不看到夏侯惇两将虎视眈眈,李孟羲就不能顿悟到使者这一类人物实在危险。
李孟羲从官军使者处,察觉了危险,并联想到了差点被荆轲捅死的秦始皇,李孟羲再一审视自身,审视涿州军,发现不管刘玄德,不管自己,身边都没护卫。
到此,李孟羲和刘备算是对使者一类人物,高了一些防备之心。
但若到此为止,还依然远远不够。
若是当时,李孟羲跟刘备聊完,没有立刻去找甲士护卫,而是决定等明日有空再找不迟,那么,刘备依然大可能要被行刺。
身旁无甲士护卫,或者随便几个民夫护卫,面对夏侯惇四将突然袭杀,吕布估计也得饮恨。
就说当时帐中,若只刘备一人,曹操必会痛下杀手;若刘备根本没来得及召集甲士,而随意找了几个民夫护卫,涿州军民夫何等模样?瘦的竹竿一样,衣衫褴褛,手里一根破木枪。
这般羸弱又寒酸的护卫,焉能让曹操掩息杀心。
然,极其幸运的是,刘备非是孤身一人,非是再令亲兵在帐外等候,而是,身边许多护卫,且是花一阵功夫精选出来甲士。
涿州军民夫众多,刘备要找甲士,还得特意去阵后战兵驻扎处,一通忙碌,方选得甲士十数。此十数甲士,还非一般甲士,乃皆是魁梧雄壮之士。
有这些精锐甲士在,刘备再与曹操五人同处一帐,曹操见甲士魁梧,刺杀的念头便不怎么升的起来了。就算曹操依然要不管不顾刺杀,有精锐甲士数人护卫,又有张飞虎踞在侧刘备幸免于难之可能,极大。
同样因为护卫,李孟羲身边,多了两个护卫。
不同于刘备的护卫,有拿枪的,拿刀的,还有拿弓的,一看就是随便挑的人。亦或者刘备是没见识,不知道护卫该拿啥兵器。
李孟羲的护卫,虽只两人,但李孟羲特意是选了刀盾士两名,还结合所知,略交代了刀盾士护卫细则。
就在李孟羲去布置埋伏的半路,李孟羲草草安排了两个刀盾士的职责。
这才有,当时李孟羲一进军帐,身后两个刀盾士虽没能及时跟紧,但被李孟羲提醒之后,两个刀盾士很认真的把李孟羲一左一右挡了起来,生怕被李孟羲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