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礼门而入,过承明门便是南庭。这里有着后世日本闻名的枯山水花园,但是此刻已经成为士兵临时驻扎的场所,整个广场只是都是士兵临时驻扎安置的武备。
隔着南庭,在承明门对面的就是紫宸殿。这里本来是天皇内廷所在,在紫宸殿的边上是天皇日常起居的清凉殿,但平安时代中期之后,由于大内里正殿的大极殿荒废,自此之后天皇元服及立太子礼、让位仪式、节会等重要仪式都改在紫宸殿举行。
从这个位置可以看出,这里其实是天皇内宫的主殿,并不对外开放。
其实平时承明门是不开的,所有入皇居的人都需要从西面的宜秋门而入,在诸大夫之间等候天皇的召见,即便是公卿的拜会也大多在这里完成。
过去秀家对于皇居的的认知也大多到这里即宣告结束。匨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秀家的士兵控制了皇居秀家又打算迫切的见到天皇。但是诸大夫之间并不适合秀家和天皇之间的面见,因此会见的地点这才选在了紫宸殿之中。
事实上紫宸殿三面有围墙阻隔,确实更加方便秀家对天皇进行看护。
而秀家身后的侍从武士,直到来到紫宸殿之前,这才卸去了身上的武备,但是依旧跟随秀家入殿。
他们虽然卸去了武备,但是门外南庭之内的百余武士可是各个手持长枪毫无懈怠的护卫左右的。
在紫宸殿门口的分别是种植数百年的右近橘和左近樱两棵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搜一下这两株植物的背后故事。
此刻左近之樱背后的宜阳殿内正被看押着十几名身着武士常服之人,这些亦属于公卿阶级,不过是最低级的羽林家之人。
所谓羽林家可以被认为是平安时代由公卿子嗣出任的守备京都的武士阶级,不同于源平等地方武士,这些武士始终终于天皇,而羽林之意也是参考了唐朝羽林卫的意思。匨
秀家曾经的右近卫少将时候被称呼为羽林,就是统领这些武士的官职。
这些人看到一个身着三品朝服的大官在着甲武士们的拥趸下从承明门直接来到紫宸殿,纷纷感叹天皇权威旁落,乱臣贼子当道之言。
这些话落到秀家耳中,秀家不由的眉头一皱。不过当下不是对其发怒的时候,只能按下怒气进入紫宸殿内向已经等候多时的天皇请安。
“臣大纳言、左近卫大将、镇东大将军、奥羽镇守府将军丰臣朝臣秀家拜见天皇御下。”
开场白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秀家直接将自己的名头一股脑的念了一遍。
实际上之前在想自己以何种身份面见天皇的时候,秀家才惊讶的发现,秀吉也不知道是无意还是忘记了,一直没有撸掉自己的【镇东大将军】和【奥羽镇守府将军】这两个头衔。
要知道这两个可是律令制之外的临时头衔,一般事情结束之后就会撸掉,当初之所以给秀家这两个头衔,完全是为了方便秀家看住东北和关东的大名。匨
但是转眼6~7年过去了,东北和奥羽早就臣服在秀吉的脚下,这两个官职却一直没有被秀吉撸掉,反而无形之中增长了秀家对关东和东北的统治法理性。
事实上后阳城天皇年级和秀家差不多,昨日的兵乱直接影响到了皇居,难免把这个青年吓的有些不知所措。
从昨天半夜被外面的武士叫醒,后阳城天皇就一直在紫宸殿内等候他们主公秀家的到来,结果刚一见面秀家就报了一连串的名头,各种将军不停的往外冒。
“将....将军...”在看看秀家身后那些身着甲胄站着的武士,让这个一直长在内宫的天皇将军了半天说不出话来。
秀家扭头看了一眼身后,这才发现这些家伙入殿的时候草鞋都没换,一个个泥脚印踩在了紫宸殿上,哪里还有对天皇的敬畏之心。
但是这些人是来给秀家撑场面的,秀家不能在这个时候戳自己人的不是,只能抱着歉意向天皇表示道“乡下武士不识京都礼法,还望天皇恕罪。”
天皇木讷的点了点头,而秀家又借着说道“这些甲士都是保护陛下与臣所立,其甲胄在身不能施以全礼,还望陛下见谅。”匨
“昨夜兵乱不休,虽然匪兵已被臣镇压,但是南面有宵小逃窜。为免惊扰了圣驾,还望陛下特许臣的这些家臣武士可以护佑在殿下身侧。”
面对秀家提出的这个条件,后阳城天皇想都没想就拒绝道“将军的心意我领了,但是我有羽林众将在侧可保无虞。”
秀家听到天皇提起羽林众人,本来就因为刚刚被羽林众人辱骂心有不满的秀家直接火上心头,这第一刀看来就要砍向羽林家了。
随即秀家对着后阳城天皇说道“启禀陛下,昨夜臣的属下在营救陛下的时候发现,部分羽林将官与匪兵内通意图谋害陛下,已经被我明正典刑了。”
“什么!”后阳城天皇听后大惊失色的说道“可是...可是他们不是就在边上吗?”
后阳城天皇的话音未落,秀家一个斜眼看向身后的北条繁广,他懂了秀家的意思向天皇鞠躬行礼告退。
在没有得到天皇回应的情况下直接自顾自的退到殿外,从手下手中接过武士刀抽出对着麾下说道“羽林作乱要挟君上,幸得大纳言及时赶到。天皇陛下有令,祸乱京都者皆斩!”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