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这发动机,上面说是柴油机。”
“那是肯定的,这么重的卡车,那汽油发动机可没这么强劲的马力”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
在车子旁边,架起一个用帆布搭起来的帐逢,里面的电视台播放着红光重卡录相带的宣传片。
只见重卡在崎岖的山路上,在陡峭的山坡上,在海边的沙滩上很轻松地开过。
“这车太厉害了,简直是神了,上山入海,而且这么轻松,特别是在海边沙滩这么松都能开。”
“厉害是厉害,你也不看看这价格,两万四一辆,顶两个万元户呢,国外更高,两万八,多出四千块钱。”一个穿着的确良白衬衫口袋插着一根钢笔的“成功人士”中年人说道。
“一分钱一分货嘛,贵是贵一些,可是人家力大呀,一次可以拉14吨呢,顶解放拉三四趟。”
帐篷内,李文凯坐在里面。
26~27摄氏度的气温把帆布里面变成个烤炉,李文凯坐了一会,实在是太热了,走到展会里面的饮料展台,买了两箱汽水给大家。
“谢谢厂长。”后勤科科长谢元科说道,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冰镇的汽水哈出口气,“太热了,这鬼天气。”
“大家都别客气,工作要做,可是身体也不是铁打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不然到时候中暑了,谁来干活。”李文凯说道。
“谢谢厂长。”大家一看也都过来各拿了一瓶喝了起来。
“咱们要是能在展厅里面就好了。”谢元科看向了展厅里面羡慕地说道。
“咱们是卖重卡的,只能在外面,里面怎么放得下,又不是玩具。”
一连5天过去了,都没有谈成一单。
“咱们部里的鲲鹏摩托车厂那边,到现在已经卖出了四十多辆,听说还有不少合作意向的,不过现在由于产量限制也没接。”红光厂的人闲着无聊在那里聊天。
第10天过去了,还是没有达成一笔。
大家两在已经没有希望了。
两万多块钱的价格在现在来说可是一笔巨款,普通的企业可买不起,宁愿买便宜一些的解放、NJ130也不买红海重卡。
而且这重卡想买也要有批条才行。
第13天。
“厂长,半个月过去了,咱们还是空空如也,还有一个星期结束,照这样下去,咱们这一次看来是要拿着零蛋回去了。”谢元科说道。
“大家不用担心,咱们这不是小商品,有道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要么没有,要有,就是大订单,咱们的产品这么好,不愁买不出去,大家不用急。”李文凯说道。
正说着,翻译小陈满脸兴奋地走了进来看着李文凯说道:“李厂长,外面有两个外国的商人问价钱,你出去看看吧,我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
“外国人?欧美还是?”李文凯一听,终于来订单了。
外国人好呀。
“不是,看模样应该是中东的。”翻译说道。
“中东?”李文凯一听这是土豪呀,在几十年后专门有个专用词叫做“狗大户”来形容他们。
人家别的没有,就是有石油,想不发财都难。
“走!”李文凯一个激动走了出去。
“你好,我是这辆车的制造厂厂长李文凯。”李文凯说道。
翻译译给对方。
“哦,李,你不认识我了,1980年的时候,我当时看中的你的摩托车,后来由于产量限制,你拒绝了我们。”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走了上来伸出手说道,“你好李厂长,我是王冠骆驼(由于各种原因只能用代号,伊朗)的努哈。”
王冠骆驼那边人起名字在咱们看来不是努哈就是易卜拉欣,或者是穆萨﹑尔撒﹑穆罕默德,在咱们看来重字的很多。
这是一种当地的民族文化,跟信仰有着。
李文凯没有印象,不过也伸出了手跟对方握在了一直,尴尬地说道:“对不起努哈先生,我实在是没有印象。”
努哈拿出一张名片,这是1980年第一次参加广交会的时候印的名片,“瞧瞧,这你当时送给我的名片。”努哈说道。
“哦,我为我遗忘感到抱歉,亲爱的朋友。”李文凯张开双臂跟对方来了个拥抱。
努哈接着把自己的同伴介绍给李文凯,对方叫易卜拉欣,也是五十来岁,不过看起来不像个商人,倒是像个将军。
“我亲爱的朋友,努哈,你需要多少辆,只管开口,咱们都是老朋友了,价格上可以讨论讨论的。”李文凯接着把HG280重卡的性能特点介绍了一下。
“李,如果方便的话,咱们找个没人的地方聊聊?”努哈看了看四周小声地跟李文凯说道,“就你们两个。”努哈指着翻译说道。
“没问题。”
“非常感谢。”努哈说道。
李文凯跟手下交代一下,带着翻译走了。
对方带着李文凯两人来到主办方安排的住宿宾馆。
整个过程那名叫易卜拉欣的人都没有说话。
来到里面。
努哈看向易卜拉欣一眼,见到对方点头,接着说道:“李,这是我国的易卜拉欣将军,主要负责武器的采购,我们知道李你在你们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希望你能帮忙。”
“我们国家现在正在在打仗,武器消耗巨大……”努力说道。
“这个……”李文凯迟疑了一下。
《战争之王》那电影自己看过,现在看来自己要变成电影的主角——军火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